情境,英語閱讀課的高效合作之匙
英語情境教學是非常重要的英語教學方式,合理地創設情境既可以通過直觀感受和刺激材料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訓練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诒緦W期的教研主題“英語情境式閱讀策略”,結合實際生活情境,我設計了一節以“Lost and Found”為主題的閱讀課。
一、閱讀教學解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要具備為學生積極創造英語學習的語言環境的能力,在教學實踐中盡力創設情境,營造高效英語課堂?!皬娬{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鼓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體驗、實踐 、參與 、探究和合作的方式 ,發現語言規律 ,逐步增長語言知識和技能,不斷調整情感態度,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能力”。
閱讀課型是英語最常見的課型 ,如何把單調枯燥 、沉悶閱讀課上得精彩且高效率?教師如果打破慣用的“導入新知——文本呈現——練習掌握”的流程,使學生在情境中感知、在合作中探究 、在活動中運用 ,閱讀課是否會更高效?教師可用情境貫穿閱讀教學設計始終,并把小組合作活動融合進去,以觀察情境對于課堂的有效性的影響。
本節課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五課時,其主要內容是能讀懂幾則尋物啟事或失物招領啟事、并在語篇中學會提煉關鍵信息以及培養思考推理的能力。如果只是簡單地理解和熟讀文本,顯然不夠,如何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運用所學呢?于是,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定位:
1.知識目標:能在語境中理解lost、found、ask…for、must等詞的含義,能讀懂課文、并在語篇中學會提煉關鍵信息以及培養思考推理的能力。
2.能力目標:能在情境中會寫尋物啟事和失物招領啟事。
3.情感態度目標:培養學生拾金不昧、不唯利是圖的美德。
4.文化意識&學習策略:注重合作學習與實踐活動。
教學重點是在語境中理解新授單詞和詞組含義,并在語篇中提煉關鍵信息以及尋物啟事和失物招領啟事的閱讀與寫作。
教學難點是尋物啟事和失物招領啟事的寫作。
二、閱讀課教學設計
(一)Pre-reading:
1.Lead in:
創設情境:Lin Hai lost a computer game. How can he find it?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熟悉的人物Lin Hai創設丟失了computer game的情境,引導學生預測話題,從而導入本節課主題,并在具體的情境中領悟新授單詞lost、found、ask…for、must的含義。
(二)While-reading:
1.Fast reading:
(1)Circle the lost things.
(2)Match the owners.
(3)Read, write and check.
Read again, and finish 2c
設計意圖:通過略讀,了解幾則通知的大意。尋讀的方式再次閱讀文本,并鞏固Lost和Found的含義。
2. Careful reading:
(1)Read and answer.
Ss read the notices again, and find out the detail information.
(2)Retell the notices.
(3)Complete the notices.(Finish 3a)
設計意圖:在任務型教學法的驅動下,學會在語篇中提煉關鍵信息。通過思維導圖,整體理解文本內容并復述。
3. Read and think:
(1)How can we write a good notice?
(2)Share some good notices.
設計意圖:再讀并觀察,歸納總結撰寫布告的要素,為寫作打基礎。
(三)Post-reading:
1. Write::
Write your own lost or found notice.
設計意圖:結合實際生活,寫一則尋物啟事或者失物招領啟事。
2. Check and share:
Discuss and check in groups, and then share.
設計意圖:小組分享并糾錯,全班分享。
3.Sum up:
總結、情感升華。
三、閱讀教學的思考
作為一線的小學英語教師而言,只有認認真真地研讀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才能確保學生達成預定的目標,才能實現《課程》的要求“使學生獲得為交際初步運用的能力。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如何在真實的情境中運用所學句型,并結合生活實際,靈活運用呢?下面我以本課為例,談一談對話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上的實踐和思考。
(一) 閱讀前,以情激趣:
閱讀前活動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閱讀動機,激活學生的背景知識和相關經驗。教師需要創設情境,使學生帶著興趣和期待,自然地進入閱讀主題。
閱讀前的情境創設,其實就是導入,可以是一首歌、一部短片、幾張圖片等等。本節課,我通過學生熟悉的人物Lin Hai導入,以Lin Hai丟失物品的情境為背景依托,引出本課主題。
1. 創設圖片情境,形成閱讀興趣:
運用圖片加上問題,能創設簡便有趣的閱讀氛圍。圖片法主要適用于故事性較強的記敘文,教師可以出示一些和文章有關的圖片,介紹人物和一些關鍵詞,引起學生的興趣,在介紹中故意留一些懸念讓學生自己到文章中去查找結果,由此,學生在任務和興趣的雙重驅使下進行閱讀,必然會達到較好的效果。如在本節課中,教師呈現Lin Hai丟失物品并來到“失物招領處”的圖片,引發學生思考:What does “Lost and Found”mean?學生結合情境和圖片,便能猜出Lost and found的含義。接著以Lin Hai為主線人物,結合問題Can Lin Hai find the computer game here?引發學生思考,然后呈現他在失物招領處看到了Notice board,學生在這個連貫的情境中能感知這個詞組的含義,并進一步感知主題。
2. 創設談話情境,形成閱讀氛圍:
與學生談話,可以創設閱讀氛圍。談話法主要適用于說明文,議論文等,在閱讀前,要先引導學生從他們的現有知識和生活經歷出發,討論與文章有關的話題,同時,教授部分文中的重點詞匯,以給學生一個低起點,引導他們由易到難,從而長久保持學習興趣。如:在本節課中,我通過Lin Hai在失物招領處遇到兩個朋友的情境,從而創設一個談話情境:
T:Who’s that girl?
Ss: She’s Linda.
T: What did she lose?
S1: She lost a set of keys.
在師生談話情境中進一步熟知關鍵信息,為后面的閱讀打下基礎。
(二) 閱讀中,以境質疑:
1. 創設情境,培養閱讀策略:
閱讀策略是有意識行為,包括泛讀、略讀和尋讀,學習者根據不同的任務采取不同的閱讀策略。在閱讀中我們要培養學生的這種有意識行為能力。設問、表格、數軸等形式呈現問題情境,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閱讀策略。
經過閱讀前階段的鋪墊,學生了解了課文的相關背景知識,為順利閱讀打下了基礎。在閱讀過程中,教師繼續創設情境,這時側重于質疑。通過質疑,教師既要發展學生的閱讀技能,又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策略;既要化解閱讀難點,理 清閱讀主線,又要烘托閱讀重點。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創設情景,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使閱讀任務迎刃而解,使閱讀過程變得輕松。
在本節課中,教師引導學生采取尋讀的方式,并采用任務型教學法,設置問題幫助學生找尋關鍵信息。例如:Who found the computer game? How can Lin Hai get the computer game? How to contact?......就這樣,一步步將重要信息以思維導圖的方式梳理并板書在黑板上,輔助學生復述文本。
2. 創設情境,培養閱讀技能:
閱讀技能是一種無意識行為,當學習者能無意識地使用某種策略獲取信息,理解文本、完成任務才算掌握了某種技能。它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猜測詞義,理解文章大意,理解細節及進行推論。教師應注意創設情境,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技能。
比如,在本節課中,針對一則尋物啟事,我設置了一個開放性的問題:How does Mike know the computer game is Lin Hai’s? 這個答案在文中沒有直觀呈現出來,需要學生動腦筋,部分同學結合生活常識,能猜測到:Maybe there is a name on it.又如,另外一則通知中沒有落款,但信息中有一個郵箱地址maryg2@gfimail.com,在講解郵箱地址的時候就跟學生提起到有的郵箱地址是以自己的姓名命名的。于是有的同學通過這個郵箱地址便猜測寫通知的人可能是Mary。在初中閱讀課中,教師要利用已有信息引導學生去思考,提高推斷的能力,從而獲取更多的信息。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問題設計中,教師要注意提問要有啟發性,且難易適度。另外,設計問題時要注意循序漸進, 應由易到難。首先,提出能讓學生通過略讀就能快速在語篇中找到明顯答案的連貫問題,幫助他們綜觀全文,獲取對語篇的完整印象,從而訓練快速閱讀的技能;然后,提出一些推斷性問題,根據問題迅速定位,最后,提出一些延伸性問題來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其創造性思維。
(三) 閱讀后,拓展情境:
在閱讀后階段,教師也要善于創設情境,充分發掘和利用材料,讓學生用自己的見解、學識才智、情感態度,來充實文中的內容,拓寬文本的情境,是自己的認知得到升華,得到新的感悟和收獲。
例如,在本節課的Let’s write環節,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寫一則尋物啟事或者失物招領啟事,很多學生能附上插圖,讓文字在圖片情境中更生動。
接著,教師出示一則尋物啟事:Lost patience.作為一個拓展性的閱讀材料,并啟發學生深度思考: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notice? Is there anything you lost and want it back desperately? 是啊,有時候我們丟失的不僅僅是物品,還有一些看不見卻能感覺到的東西,比如:friendship/confidence/love,有時候我們找到的不一定是實物,有可能是happiness,從而達到感情的升華。
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嘗試寫一則布告,將精神上丟失的或者找到的寫一寫。學生的思維立刻被激活了。有個孩子寫了一則Lost: My grandpa.引發大家感情上的深思和共鳴。
創設情境,從閱讀前的背景激活,到閱讀中策略的訓練以及閱讀技能的培養,再到閱讀后的評價和拓展,使得閱讀教學更有意義,而不會掉進語法教學翻譯的尷尬境地。創設情境,使得學生能從整體上學習英語語言,包括文化背景、語言結構、語言藝術等,使得英語閱讀課更有味道,更有趣味。
編輯:彭婕
審核:張銀中
上傳:熊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