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情境 優化英語閱讀課堂
——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4 Section B 閱讀課
一、課例背景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直接關系著初中生英語語言水平的提升。本文結合教學案例探討了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高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對于剛適應初中學習的七年級新生,他們對初中階段新的英語學習有足夠的信心和濃厚的興趣,很愿意展示自己的見解和能力。那么,基于學生主體理念下的英語閱讀教學設計思路,將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從而就能達到提升他們閱讀思維的能力。真正做到開放教學。開放教學改變了以往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將閱讀教學的主體轉向學生,圍繞學生展開,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教學。
本文以一次學校優質課展示活動中,教師對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進行了多次磨課,探討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中實現開放教學。
二、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選自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上冊Unit 4 Section B(2a-2c)
的內容,這節課是閱讀課,在基于前面方位介詞in, on, under和部分物品等名詞已經學習的基礎上,通過文章進一步體驗并談論物品在生活情境中的位置。文中通過談論Kate和Gina的房間里物品的位置,在進一步操練目標句型的同時,讓學生體會到兩個人物品擺放的不同而帶我們不同的情感體驗。在這里,體會到學生的實際生活,可以滲透情感目標,這也是本課時內容安排的另一個目的。
為了尊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規律,達成三維目標,實現教學開放。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創設了一種開放﹑積極﹑愉悅﹑高效的英語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老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課堂成為有聲有色的舞臺。
三、課例分析
1. 讀前熱身,情境開放
讀前熱身環節就把學生帶動起來,學生邊唱邊演做了活動的參與
者。與學生TPR互動,學生全員參與。為了體現文本內容的開放性,老師大膽舍去了2a,創設了新房裝修,需要學生幫忙布置房間的情境。使學生在大空間內復習物品詞匯,并將全班同學調動起來動腦筋想辦法。因為之前是零亂擺放,由學生主動參與將物品擺放整齊,很好地創設了情境,自然而然讓學生理解了tidy和everywhere的詞義。并在黑板上進行板書,呈現新單詞,讓學生清楚知道本課目標詞匯。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設置開放情境,能帶給學生真實的情感
體驗,有利于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
2. 讀中活動,過程開放
讀中通過聽和讀的任務設計,讓學生在完成簡單任務的過程中進入細節閱讀。讀中由一名語音語調優美的學生在臺上帶讀極大地增強了她本人的自信心,又給班級其他同學做了很好的引領作用。再次讓學生參與進來主動學習,于無形中更好地了解課文,進一步提升對目標語言的掌握,為下文走出文本回歸生活做準備。學生通過仔細閱讀,觀察Kate和Gina各自物品的擺放位置的不同,學生能更清楚地知道文本背后的編排用意,進而引發學生思考。
通過談論房間,很好地培養了學生說的能力,加深對文本內容的
理解和鞏固。讀中開放過程,有利于實現高效英語課堂。
3. 讀后展示,結論開放
老師過渡:Do you want to play a game? 學生興致很高。讀后創設搭配游戲互相競爭,更是能帶動學生主動思考,大膽展示。在游戲中鞏固方位介詞,了解句子結構,突破單復數的難點,為接下來的輸出做準備。在輸出環節,每一小組都有一個空房間的場景, 一些物品和地點的圖片是用來布置房間的。老師布置任務:Do you want to be a designer? Here are some things and places for each group, you can put them in the rooms. Then talk about them. You can begin like this(呈現PPT).學生分小組做準備,并上臺匯報做最后的輸出。最后進行多元評價,真正實現開放英語課堂。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設置開放結論并進行開放評價,有利于學生充分打開思維,運用所學知識,回歸生活,拓展語言運用的能力。
四、教學反思
1.對課堂教學有所預設,為實現最終情感目標服務。通過游戲互動、歌曲導入、位置貼圖、聽讀文本、競爭搶答和小組合作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積極參與、體驗、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而老師的教起引導作用。并在情感教育中滲透讓學生養成整理房間的良好生活習慣,突出了英語教學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教育理念。通過小組默契的表演,豐富而誠懇地評價,無不體現出課堂中學生積極地學。
2.多方面創設情境,促進新知的內化。讀前先是談論學生自己的物品,接著創設老師新房子要裝修需要同學們幫助的情境,把每個學生都調動起來,大家共同想物品,并將零亂的房間物品擺放整齊。還有一處在最后輸出環節,小組集體出力用形象化的房間圖片,讓學生們自己布置出理想的房間。兩處情境的創設,進一步鞏固了新知,使學生從詞到句輸出語言,并適當開放自己的思維,又提升了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真實情境讓學生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將知識內化。
3.活動豐富多樣,學生全面參與。整節課活動多,形式多樣,極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氛圍緊張而激烈,有動有靜,有快有慢,有雙人活動,也有小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基本的語言環境,將學生調整到英語的學習狀態。這就給各個不同層面的學生提供了說英語的機會,他們積極參與、各有收獲。場景的布置,讓學生親自去布置整理房間,學生踴躍參與,也促進了學生認知的發展,順利達成情感目標。
4.本節課執教過程中的不足之處:
在語言輸出環節,老師沒有將布置房間和談論房間的任務明確分
配,學生逐漸將任務分離,導致在布置房間時間用時過長,談論房間
時間不夠,而沒能有充足的時間為展示做準備。再者,如果能將場景
設置得再多樣化,學生的思維就能更加開放,真正實現初中英語閱讀
課程中的開放教學。
編輯:郭群
審核:張銀中
上傳:熊川川